【热门】幼儿园教案模板集锦十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测量工具来测量周围物体,在探索比较中发现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
2、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参与测量的兴趣。
3、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初步的测量经验。
2、尺子、绳子、软尺、吸管、小棒、短积木、铅笔、筷子、纸卡段、盒子、书等物品。
3、记录表、水彩笔、磁性板。
活动过程:
一、引题:提出任务
今天小朋友来当“小小测量员”,用三种不同的工具来测量相同的一条边,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二、探索:分组测量并记录
1、幼儿两人自由结伴协商、自主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来测量物体同一条边。
2、教师巡回观察、倾听、了解幼儿测量的情况。
3、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三、分享: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1、将各组幼儿的测量记录表张贴在磁性板上,幼儿边看边交流,讨论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2、引导幼儿分析记录结果,说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并在分析比较中获得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同一条边测量结果不同的经验。
四、游戏:问答竞赛小游戏,启发幼儿再次测量。
1、测量黑板的长边,用什么工具量的次数最少(或最多)?为什么?试一试。
2、测量活动室长度有三种长短不同的工具,选取什么工具测量速度最快?为什么?试一试。
3、如果没有这些工具,我们还能用什么办法来测量活动室的长度?试一试。
五、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再次尝试探索用各种不同的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高度、远近等。
活动反思: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第一环节
适宜行为: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进行探索性测量,并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进行讨论,让幼儿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说出来,起到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作用,而且个别幼儿的演示、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对正确的测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处:
1、幼儿人数较多,而空间有限,选择椅子的高度来测量,让孩子的视线受阻,活动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时,选择了和幼儿一样的测量对象——椅子,由于空间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边的幼儿观察地比较不清楚。
问题:
1、如何选择幼儿的探索对象、教师应发出怎样的指令很重要,而我在此环节中欠缺充分的考虑。
2、教师是否必须选择和幼儿同等的测量对象进行示范讲解呢?怎样选择才能更好地考虑到每个孩子的视线呢?
对策:
1、可以让孩子们选择椅子靠背的.边作为对象进行测量,这样既能让幼儿的活动空间不会太窄,又有利于幼儿的探索。
2、值得思考:是否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线段,通过比较清晰的方法来进行示范讲解?
第二个环节
适宜行为:我充分考虑本班幼儿的实际操作特点,采用一放一收、再放再收的方式进行教学,幼儿均能遵守规则,并且学习效果较好;老师组织也比较轻松。
不足之处:我设计的小环节比较多,投放的材料也多,幼儿什么都想试一试,操作时间显得不够充分。
问题:
1、各个小环节的设计均为了一个目标——继续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在活动中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因此,是否可以把第一个小环节和第二个小环节结合起来,让幼儿操作起来时间显得更充足呢?
2、难度会太大了吗?因为幼儿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并不容易,更何况要幼儿初步感受了测量方法后,马上就步入第二个目标——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进程是否会太快?
对策:
1、考虑将这个教学内容分成三个课时,把此次的目标、重点放在“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上。第二个大环节,就改为让幼儿通过自由探索、操作,继续学习、巩固正确的测量方法。当然,我们可以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有圆边的物体进行测量,学习不同的测量方法。
2、把“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这一个目标放在第二个课时来进行。这样,幼儿学习起来不会那么辛苦,操作的时间也更宽松,又能更有效地突破重难点。
整体感受:设计活动环节,既要根据幼儿的活动特点来设计好环节,又要很充分地考虑各个环节的目的性和可行性,还要考虑好各个小细节的处理。自身的业务水平也是相当重要的,问题的设置、随机的观察、引导语的把握均是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小百科: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
幼儿园教案 篇2大班数学:
倒计时
活动目标:
1、运用倒着数的方法计算时间,了解“倒计时”的含义。
2、在寻找节日的过程中,体验“倒计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活动准备:
1、倒计时PPT。
2、幼儿每人一张自制的20xx年6月的月历、铅笔。
活动过程:
环节一:说说:倒计时(感知信号灯上的“倒计时”,了解“倒计时”的含义。)
1、看看说说:倒计时
插1:PPT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绿灯上的数字告诉我们什么?
归纳:交通指示灯上的数字是从大到小倒着计时间的。
插2:PPT提问:这张图片上绿灯显示的`数字是几?说明了什么?
情景:弟弟拉着妈妈的手要过马路,妈妈说:“你看绿灯显示的数字只剩3秒了,马上就要变红灯了,我们还是等下一个绿灯吧,这样过马路比较安全。”
插3:P ……此处隐藏4614个字……是要孩子们学会了什么,只是想让小朋友知道,音乐是有感情的,里面是有故事,可以用来表演的,最重要的是“在音乐中体会到快乐!”
课堂游戏:泥娃娃
活动目的:
1.感受音乐的旋律,在初步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学做动作。
2.能按照音乐的节奏模仿泥人动作,并能进行大胆改编。
活动准备:不同动作的'泥人(玩偶)、动作卡片。
活动过程:
1出示泥人,引发小朋友兴趣.老师:瞧老师这儿有一个什么?你们看它好玩吗?它是怎样来跳舞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好吗?
2.听音乐,熟悉乐曲旋律,模仿木偶的动作。老师:说了这么长时间,泥人着急了,它想邀请小朋友一起来跳舞,我们看看泥人是怎样听着音乐跳舞的。
3.老师:小朋友想不想和泥人一起跳舞啊?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听音乐,引导幼儿按节奏,做出泥人的动作来。
4.引导幼儿选卡片,做动作。
幼儿园教案 篇9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有趣的鞋子穿在脚上不能影响别人。
2、会倾听故事,能回答简单的问题。
3、对各种鞋子产生兴趣,并给予关注。
活动准备:
1、一双会叫的鞋子。
2、故事挂图、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1、欣赏会叫的鞋子,引出故事。
请一位幼儿穿上会叫的鞋子走进教室,提问:“哪儿来的吱吱声?”“你喜欢会叫的鞋子吗?为什么?”
小猴也有一双会叫的鞋,可这双鞋却给他带来了麻烦。”
2、欣赏故事《会叫的鞋子》。
提问:熊伯伯喜欢小猴的鞋子吗?为什么?
猫弟弟喜欢小猴的鞋子吗?为什么?
在音乐会上,小猴的鞋子得到了大家的喜欢吗?
3、看故事挂图,再次欣赏故事。
讨论:会叫的鞋子怎样才能得到大家的喜欢?
4、扩展话题,引起对鞋子的关注。
提问:你有会叫的鞋子吗?你家中还有什么有趣的鞋子?
激发幼儿对鞋子的关注,并有带鞋子来布置鞋展的积极性。
建议:
1、为了让幼儿关注有趣的鞋子,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不同的鞋子,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2、可事先与有会叫的鞋子的幼儿家长联系,请幼儿当天穿来,更能引起幼儿的`注意,使活动的进入自然。
3、提供《会叫的鞋子》书,供幼儿阅读。
评价:
能理解小猴子遇到的麻烦,知道穿上会叫的鞋子时不能影响别人。
[附) 故事:会叫的鞋子
妈妈从城里回来,给小猴买了一双会叫的鞋子,小猴很高兴。小猴穿上会叫的鞋子,“吱吱”地到处跑,他想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双会叫的鞋子。
小猴看见熊伯伯在睡觉,连忙喊道:“熊伯伯,快醒醒,我有一双会叫的鞋子。”熊伯伯不高兴地说:“你这孩子真讨厌! 没看见我在睡觉吗,鞋子吱吱地吵死人了
。”说完,翻了个身,又睡了。“不看拉倒!”小猴离开了熊伯伯,老远看见猫弟弟正在捉老鼠,小猴大声喊道:“猫弟弟,你快看,我有一双会叫的鞋子。”小猴这一叫,把老鼠吓跑了。猫弟弟气得跳起来:“你这讨厌的小猴,赔我的老鼠。”
小猴气呼呼地回家了,一进门就把鞋子扔了,边哭边说:“大家都讨厌我,都怪这双会叫的鞋子!”妈妈把鞋子找回来,对小猴说:“你想想,大家不喜欢你,能怪这双鞋子吗?”
晚上,动物们举行音乐会,邀请小猴去跳舞,妈妈说:“穿上会叫的鞋去吧,大家会喜欢你的!”在音乐会上,小猴穿上会叫的鞋子,合着音乐,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啊,小猴跳舞跳得美极了,大家为他的精彩表演拍手叫好! 动物朋友们给小猴送来鲜花,祝贺他。小猴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白天我不该打扰你们睡觉、做事。”
幼儿园教案 篇10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简单的撕纸、粘贴。
2、引导幼儿对红、黄、蓝、紫等常见色进行适当的搭配。
3、让幼儿在操作中感受集体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紫等常见色手工纸,画有“草地”的美工纸人手一张,胶水、塑料小篮子等操作材料。
2、优美欢快的音乐,红、黄、蓝、紫色的纱巾人手一块。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自由想象。
1、(出示彩纸)这是什么?(彩纸)这些彩纸会变成什么?(引导幼儿在自由地想象中,充满兴趣的融入活动中。)
2、(教师撕纸) 看看老师把这些彩纸变成了什么?
(教师重点示范撕成长条的彩纸,撕成碎片而成的“小花瓣”,在撕纸的过程中,要让幼儿清晰的看到教师撕纸的动作以及逐渐领悟撕纸的要领。)
3、(播撒花瓣)我们在什么时候看到过彩纸飘落的情景?
(引导幼儿回答:过节、结婚、心情快乐的时候)(教师把已准备好的彩色小纸片洒向空中)我们现在的心情就很快乐,快看啊!好漂亮的彩纸飘落下来了……(通过撕纸、播撒纸等环节,激发幼儿想要撕纸的兴趣,玩耍的兴致。
二、动手撕纸,辨认颜色。
1、师:(看向彩纸)桌子上有好多的彩纸,你们能不能把它变成长条呢?越细的纸条撕成的小花瓣会越漂亮!(利用激发性的语言,引起幼儿想要撕纸的欲望。)
2、师:(自由撕纸)让我们一起动手撕纸吧!(教师指导幼儿动手撕纸,并提醒他们把撕好的彩纸放在小篮子里。)
3、师:(抛洒彩纸)你们撕的小花瓣真漂亮,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快乐了。
4、师:(手举红纸)你们看,地上都是五颜六色的小纸片,你们能找到这一种颜色的'小纸片吗?找到了吗?这是什么颜色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是红色,并以此方法引导幼儿辨认黄、蓝、紫色,从而巩固对几种常见色的认识。)
三、集体创作,共建花园。
1、师:(手指地面)满地的小纸片,五颜六色的混合在一起,真象一个盛开鲜花的大花园啊!(出示范纸)师:这片草地上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呀?如果建上一个花园就会更漂亮的,你们觉得呢?(在孩子们兴趣高涨时,继续引发幼儿,让他们对创建花园引起兴致。
2、师:(自由选择)把这些漂亮的彩纸片搭配起来粘贴,会让我们的花园有五颜六色的花朵,就会更加好看的。(教师在巡视幼儿操作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大胆选择彩色纸,自由搭配,粘贴出五颜六色的“美丽的花园”。)
3、师:(音乐轻响)你们的小花园开放出了美丽的花儿,让我们创建一个大大的、美丽的花园吧!(教师组织幼儿共建“大花园”,将已做好的作品粘贴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大的“花园”。)
四、情景激趣,快乐舞蹈。
1、(头披纱巾)师:这么优美的音乐,这么漂亮的花园,吸引来了好多的蝴蝶和蜜蜂呢!(引导幼儿扮作蝴蝶、蜜蜂随音乐翩翩起舞。)
2、师:我们幼儿园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我们一起去看看!(幼儿走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将“美丽的花园”投放到角色区,供幼儿做表演背景。